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7篇-凯发k8网页登录
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,事迹简单的说就是人物过去发生过的故事,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7篇,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。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1
那天,我在新浪博客凯发k8国际娱乐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官网入口首页,看到一张贵州农村同学们喝脏水的图片,点开一看,只见三个小同学一人端着一大碗浑浊不堪的泥巴水。这是他们从土坑里挖出来的水,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水来解渴的。看着他们那瞪得老大的眼睛,真的觉得好可怜啊!
下面的一张图片是:好多的叔叔阿姨,还有同学们都提着大桶小桶去一个小鱼塘里提水。有的用扁担挑着两只水壶,有的用背篓背着水壶。有的小孩子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打水,山坡上排起一条长龙。
还有一张图片是:干裂成一条条大口子的土地,看起来像发生了地震一样。农民伯伯们辛苦种的蔬菜和菜籽都干死了。没有水,他们也不能再种什么了。难以想象他们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。
昨天,我又在博客凯发k8国际娱乐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官网入口首页看到,旱区孩子盼到爱心水的图片。又点开一看,原来是山东省首批捐助到贵州一所希望小学的饮用水,与我上一次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,好多同学都围在一箱箱矿泉水的旁边,露出一张张灿烂而快乐的笑脸。有的同学双手捧着矿泉水,有的小同学拍着小手,排着长队,正等着领取矿泉水。领到水的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举着矿泉水欢呼着,跳跃着,有一些同学紧紧地抱着矿泉水,似乎还很舍不得喝。而有的同学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,脸上是美滋滋的神情。还没有领到水的小妹妹们都瞪着大大的眼睛,流露出兴奋与渴望!
特别可爱的一张图片是: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弟弟伸开双手正朝着堆成墙的矿泉水扑过去。看来他们太需要水了,已经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、这么清澈的水了。如果是我,我也会跟他一样,兴奋得扑过去的!
另外有一张图片,也让我印象特别深,是一位年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同学,怀里抱着几瓶矿泉水,高兴得脸上都开花了!肯定是因为太缺水了,清晰地看见他的嘴唇都干裂得很厉害,露出了好多的裂痕,让人看得好酸楚呀!
后面的同学都井然有序地站成一排排,前面的同学拉出红红的横幅。上面写着“鲁黔情深,共抗旱魔”以及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的标语。来欢迎帮助他们的人们,以及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!
另外一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叔叔阿姨们,从卡车上搬运下来一箱箱矿泉水,水搬运完了,好多的水呀!码成了一道道墙。爱心车起程了,同学们都站成一排排,挥着小手,欢送着爱心车辆:“谢谢!谢谢!再见……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2
7月21日晚,暴雨如注,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,位于卫河河畔的豫北名镇浚县新镇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接到暴雨预警后,迅速带领全所民警、辅警开展抗洪抢险工作。
鹤壁市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,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,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,泄洪区几十个村庄的群众亟待转移。李振鹏闻汛而动,向全所民警、辅警发出号召: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急难险重面前,人民警察责无旁贷!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。”
“奶奶,请放心,只要人在,家就在,咱要相信党和政府,您在这里安心住下,缺什么我给您置办。”
在该镇新北学校的安置点,李振鹏紧握着一位老人发抖的双手,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,继续投入到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中。一个昼夜未眠未休,截至7月22日凌晨,新镇镇辖区内14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。
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,受强降雨的影响,7月22日晚,卫河彭村段突发决堤,河堤口头宽度达到40米,情况十分危急。“走!我们动作麻利点,去河堤两边把警戒线拉起来。”带着两名民警,李振鹏一行人迅速出发赶往卫河彭村段决堤口。刚刚靠近河堤,见到不少群众在围观,李振鹏见状赶紧带着其他民警上前劝离。“洪水期间,不要往河边凑,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险!快点回去……”泥巴裹满裤腿,汗水湿透衣背。李振鹏一遍又一遍地劝离围观群众,他的衣服湿了干,干了又湿,对群众一遍一遍地解释、提醒,包括李振鹏在内的百余名民警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,维护了新镇卫河大桥交通顺畅,使救灾抢险物资快速有序地进入抢险堤段,在强有力的保障下,决口于7月26日凌晨2时终于成功合龙。
完成任务后,李振鹏根本顾不上休息,又配合党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转移了20多个村的群众。
因为镇里停水停电,李振鹏已经4天4夜没有联系到家人了,4天前,小儿子给他视频通话问:“爸爸,我好想你,你什么时候回来呀?你不是说带我去北京看毛爷爷吗?”他只能愧疚地对孩子说:“对不起,爸爸没能遵守承诺;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!”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3
周家成,男,50岁,中共党员,县四湖管理局总支委员、总工程师,县四湖内垸险情抢护技术指导专班成员。
1. 不惧艰险奋战一线。
周家成同志始终坚持深入防汛救灾一线,靠前指挥,哪里最要害,他就出现在哪里,哪里险情大,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,越是艰险越向前。7月7日晚,五岔河水位猛涨,与堤面持平,不少堤段出现了漫水等险情。一个电话,周家成同志第一时间赶往多个事发地点,指导防守人员开展抢险工作。由于天黑路滑,他不慎滑入河中,眼看河水就要没过头顶,他一把抓住河边杂草,有惊无险……即便这样,他还是一边了解汛情水情,一边指挥抢险,一边报请上级紧急支援,一边顶着倾盆大雨加入到抢险的队伍中,装袋抬土,和防守人员奋战在一起。直到凌晨1时许才拖着浑身湿透和疲惫的身躯离去。
2. 连续作战敢打恶仗。
自开展防汛救灾以来,周家成同志始终坚守在一线,饿了吃点方便面,渴了喝点矿泉水,疲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。10日—11日,五岔河、中白渠下游水位持续攀高,他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,和防守人员一道每夜都深入渠道巡堤查险。近一周的时间过去了,周家成同志从未离开过防汛第一线,其间有三个夜晚彻夜未眠,紧张战斗在渠堤上。连日的艰辛,累瘦了人,喊哑了嗓子,但他仍与洪水顽强抗争,誓夺防汛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。
3. 心系群众践行宗旨。
周家成同志具有强烈的群众观念,看到不少防守人员奋不顾身,鏖战大堤,看见不少防守人员露宿夜外,心情十分沉重。在防汛救灾的危急时刻,他冲在最前线,率先垂范,甘当表率,不仅与防守一起日夜奋战大堤,而且多次做防守人员的思想工作,不要麻痹大意、不要心存侥幸,他顶风冒雨,夜日继日,始终工作在群众中。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,周家成同志身体力行,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塑造了江陵水利人的良好形象,赢得了沿渠各乡镇人民的`称赞。
他,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,但却真诚、执着,为全县内垸防汛救灾史上增光添彩,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初在党旗下的初心和誓言,他就是防汛救灾一线上一枚闪耀的党徽,时刻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!
风雨之中显担当,汛情面前不言败。江陵水利人必将全力以赴战汛情迎大考。我们坚信,只要有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,只要有党徽在风雨中闪光,就一定能筑起一道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。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4
连日来,河南接连遭遇强降雨侵袭,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河南广大公安民警、辅警争分夺秒,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。
7月22日,当叶县公安局组建防汛救灾突击队驰援郑州时,50岁的民警屈振民主动报名,叶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黄威说:“老屈,你这岁数不符合青年突击队员的选人标准啊。”屈振民却说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我年富力强,工作经验丰富啊!”就这样,屈振民跟在黄威身后,口中不断絮叨着:“我身体倍棒,危难时刻咱一定往前冲,绝不给大队拖后腿……”黄威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赶到郑州后,看着洪水肆虐过的郑州街头一片狼藉,屈振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,用汗水代替泪水,迅速投身社会面巡逻防控、服务群众、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。
屈振民执勤的地点是郑州市金水路附近,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抢修中,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施工工人和过路群众提供帮助。同时,由于修路,路口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,疏导交通也是屈振民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“老屈非常敬业,求助群众、过往车辆太多,他站那里执勤一天一夜没有合眼,该他休息时仍坚持要来,嗓子干哑,嘴唇都已经干裂了。”连续的劳累导致他的嗓子干疼得将近无法出声,血压一度蹿到180mmhg。带队领导程可晓劝他休息一下,他却坚持边用药边工作。
屈振民说:“加大交通疏导力度、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,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,请人民群众放心,我们一直在。”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5
我是麦地里的一棵小麦苗。我曾经生活得很幸福。那时候,太阳妈妈照耀着我,雨露姐姐滋润着我,每天我都和最要好的麦苗朋友一起谈心玩耍,一起听小鸟唱歌,听风婆婆讲故事……
可不久,一场旱灾来临了。雨水姐姐很久不来看我了,露水姐姐也消失了,从前在我眼中那么柔和的太阳妈妈,现在却变得忽冷忽热,小鸟不再来给我
们唱歌了,风婆婆也皱起了眉头,不愿给我们讲动听的故事了。每天对我们来说,都是一种煎熬。
时间一天天地过去,我们麦苗家族一天天地衰弱下去,很多同胞倒下了,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也就在前几日,我最要好的朋友也停止了呼吸。我哭了,哭得好伤心。没有了雨露的滋润,没有了朋友的鼓励,我也渐渐消瘦下来,从前绿油油的皮肤现在变得干巴巴的,没有一点光泽。
一天,我无意中从几个农民伯伯的谈话中了解到:截至2月5日,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受旱小麦有1.57亿亩……与此同时,我也得知人们已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正在采取有效的措施。
几天后的一天清晨,天空下起了小雨,这是人工降雨。这一天,是我在受旱期间过得最兴奋、最快乐的一天。阵阵雨水从天空落下,雨水落到大地上,干裂的大地变得滋润起来;雨水落到我们麦苗身上,我们各个张大嘴巴,尽情地吮吸着雨水,享受着雨露的甜蜜。或许,我是幸运的,从那天起,日子一天天好转起来……
我是一棵经历旱灾的小麦苗。我真诚地希望全国各地的麦苗同胞都能远离干旱,健康成长,结出金黄的穗穗!我也希望人们都能保护环境,珍惜水资源,节约每一滴水!希望天更蓝,水更绿,地球母亲的明天更美好!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6
50年一遇,连续96天大旱,44.5℃高温,这样的夏天对重庆意味着什么?
大地裂了,庄稼干了,山林着火了。
人纷纷中暑了,牲畜渴死了,路边的树木枯黄了,办公大楼的玻璃墙炸裂了。
这样的夏天,也许在今后的许多年,都不会被重庆人忘记。
当然,我们应该记得的不仅仅是这些惊人的数字。当嘉陵江部分航段水位跌破0米,取水管道都隐约可见,当乡村河井干涸只能靠人工送水,当人们持续数十天呼吸着火热的空气,重庆人表现出的是异常的勇敢和坚韧。
高温干旱中重庆已经等了几十天,预计8月26日到28日前后,会迎来一场缓解旱情的大雨。
还有一天?两天?三天?……
让我们重庆人,一起等雨。
在十八梯防空洞前,几千人躲在洞前避暑。本来繁忙的路边店铺大多被暂时“抛弃”。人们铺开躺椅,摊开凉席,密密麻麻地躺下来。由于防空洞内有地下凉气冒出来,顺着街道往下走,这里成了人们躲避酷热的好地方。
从清晨到半夜,人们拖着拖鞋带着茶水来到这里,队伍纵横几条崎岖的街道,把本来就很窄的路面填得满满当当。
男人打着赤膊,女人摇着扇子,老人打着瞌睡,孩子皱着眉头。有下棋打牌的,有看书聊天的,还有边流着汗边卖水果蔬菜的。
重庆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0多亿元,目前灾情仍在蔓延。面对我市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,我市各界纷纷捐款捐物,希望用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。大家坚信,众志成城,我们一定能战胜灾害,打赢这场大仗。
村抗旱先进个人事迹篇7
赵世宏,1968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立山综合行政执法中心主任。他在 “利奇马”台风来袭之时,组织带领立山区综合行政执法中心50名执法人员全力备战,连续三昼夜与执法队员们同吃同住,以高压紧张的工作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汛抢险工作之中。
提高认识、认真部署,把防汛工作摆在首要位置。
作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中心赵世宏主任迅速行动,马上组织中心防汛人员召开动员大会。同时严格要求参汛人员要时刻听从命令和指挥,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,发扬“舍小家,为大家”的精神,克服一切困难,切实保障受灾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,打赢“利奇马”台风攻坚战役,全力完成立山区区委、区政府交给我们中心的防汛工作任务。
靠前指挥、风雨同行,当好防汛抢险工作的“当家人”。
在防汛前沿,大家总是看到赵世宏同志满头汗水、忙忙碌碌的身影。遇到重大问题,他第一时间组织研判和预判,迅速部署和传达。遇到急、难、险、重的活,他总是冲在前面,勇敢担当。队员们看到他满头的雨水混着汗水,劝他歇一歇,他却说“汛情还没有完全控制,我的身体还行,还能坚持”。准备用餐时,由于食堂容纳人数有限,赵主任说:“先让协勤兄弟们吃,不着急,小兄弟们比咱们辛苦。”这样,一直忙到深夜,身体终于有些吃不消了,发烧38度。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,他说:“没事,我还能坚持”。在对防汛工作做出最后的部署后,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席地而卧,沉沉睡去。
运筹帷幄、有效预判,切实保障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灵山办事处玉明小区,因地势低洼,排水设施不畅,导致小区内积水达到1米左右。为有效控制水位上涨,赵世宏同志率先坐上铲车,进入到小区内积水最深处了解实情。返回灵山办事处时,他不顾全身湿透,立即召集班子成员制定防汛抢险预案,马上传达和部署,迅速推进落实。中心50名执法人员以2人为一组迅速分布到各个楼道内,要求大家时刻关注水位上涨情况,并以沙袋垒好防护墙,定时往外瓢水,切实有效地保障了玉明小区27栋楼的用电安全。
为了全力完成防汛防台工作,赵世宏同志同队员们一道同进退,共担当。他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心中,甘当队伍的“排头兵”和“领头羊”,把中心的防汛应急队伍打造成立山区抗汛抢险工作的一支“尖兵”。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命令下达到哪里,我们的应急防汛队伍就迅速地打到哪里。这就是他,他的精神感染了周围的很多人。虽然他很疲惫,但他还在坚持。虽然他发着高烧,但工作依然在继续……这就是他,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,一支队伍的“领头羊”。
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:
★
★
★
★
★
★
★